铁矿石(铁精矿)质量只用铁品位来衡量是不完全的,应该用TFe、SiO2 、Al2O3含量来评价,对有的矿石还应该包括S、P、K、Na的含量。他们的含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烧结矿或球团矿的质量、大气环境、高炉炼铁的质量及经济效益。
所谓“精料方针”,是指入高炉的炉料含铁要高,SiO2、Al2O3要低,而不是指铁精矿含铁高就是精料。含铁相同的铁精矿,其中SiO2、Al2O3含量不同,其影响和价值是不同的。评价铁精矿起码应以Fe、Si、Al,3个元素含量来评价,只用铁的含量来评价是不全面的。我国著名选矿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永富教授率先呼吁和倡导必须提高铁精矿品位,降低铁精矿SiO2和Al2O3含量。余永富院士在相关文章中提出“不仅对铁精矿中S、P、SiO2提出严格要求,甚至扩大到CaO、MgO、Al2O3含量指标”的思想。因为炼铁的造渣制度有一个重要概念——炉渣碱度,即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含量的比值,炉渣全碱度(四元碱度)=(CaO+MgO)/(SiO2+Al2O3),当SiO2含量小于4%,四元碱度达到0.8以上水平,是烧结矿、球团矿的首选优质原料。这种铁精矿具有成球性好,烧结矿软化温度高,软化区间窄,低温还原粉化率低等特点,深受冶炼行业的欢迎。
2002年9月,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抓住机遇,在广东省珠海巿召开了“2002年全国铁精矿提质降杂学术研讨及技术交流会”,进一步确定了铁精矿提质降杂的新理念,推动了我国高效节能选矿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冶金矿山选矿厂新一轮的技术改造。
近年来,我国铁矿选矿厂在这方面已迈出了一大步,从而也促进了选矿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选矿厂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遵循“多破少磨”的原则,对碎矿流程进行改造,为节能降耗、降低选矿成本打下良好基础;针对我国铁矿石贫、细、杂等难选的特点,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再磨等关键技术和一些高效节能选矿设备(如各种精选磁选机、中磁场、强磁场磁选机、高梯度磁选机、高频振动细筛等),已在许多大型选矿厂广泛应用,工艺流程凸现了“能收早收、能抛早抛”的理念;对磁铁矿而言,不论是采用弱磁选-阳离子反浮选、弱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还是单一弱磁选加细筛再磨工艺,都可以把最终铁精矿品位提高到67%-69%;对赤铁矿选矿,采用弱磁选-高梯度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也可将铁精矿品位提高到67%以上,使我国铁矿选矿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以上内容就是用铁、硅、铝3个元素评价铁精矿质量,更多铁矿选矿工艺流程或铁矿选矿技术与铁矿选矿设备请咨询昆明矿山机械:1352943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