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硫精矿烧渣含Cu 1%,合同要求:渣含铜降至0.5%,铜回收率50%-60%,终酸度10g/L。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在高温下焙烧硫精矿,又有大量铁存在,那么,铜在烧渣中必然是以铁酸铜形态存在,就是氧化铜与三氧化二铁化合物。
铁酸铜、铁酸锌是湿法冶金中的老大难问题,目前解决铁酸铜、铁酸鋅最有效的方法是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一道工序都是高温高酸浸出。
采用高温高酸浸出,铜回收率均达80%,渣含铜0.4%以下,铜回收率76%以上。渣含Cu,铜回收率均达合理要求。但在铜浸出的同时,大量铁也被浸出进入溶液,使渣中铁品位降低,浸出终酸度大于30g/L,不符合合同要求,不能采用高温高酸浸出。
经过分析、研究:依据铜硫吹炼理论,采用化学选矿的方法处理硫精矿烧渣,改变铜在烧渣中的存在形态,使铁酸铜中的氧化铜转变为硫化铜,然后选用冶金方法处理,渣含Cu小于0.4%,Cu回收率大于76%,浸出最终酸度小于10g/L完全达到合同要求。
采用湿法处理铁酸锌、铁酸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继研究出了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处理铁酸锌、铁酸铜方法。
把铜硫吹炼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化学选矿来处理黄铁矿烧渣,可以说在处理铁酸锌、铁酸铜的技术上有所创新,又阁出了一个处理铁酸锌、铁酸铜的新途径。
以上内容就是云南某含铜硫酸渣选矿厂简介,更多选矿工艺流程或选矿技术与选矿设备知识,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