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孔雀石(Malachite)?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他含铜矿物(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共生。其化学式为CuCO3·Cu(OH)2,理论组成为CuO 71.95%,CO219.9%,H2O 8.15%;属于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呈柱状或针状,其集合体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其结构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等;它的颜色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并具有色彩浓淡的条状花纹;它具有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其折光率为1.66-1.91,双折射率为0.25;莫氏硬度为3.5-4.5,密度为3.54-4.1g/cm³;其性脆,断口呈贝壳状至参差状,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孔雀石的图片:

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Chessy、刚果的Katanga、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Broken Hill、美国的Arizeaa、New Mexico和我国的广东阳春、湖北大冶、云南东川和赣西北等地。孔雀石的生成主要是岩石中的铜矿物的氧化产生铜绿,把整块岩石染成了绿色,因而,地质人员把它命名为孔雀石。它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是无定形的粉末,是铜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的主要成分。这种粉末有毒,不稳定,于473K(200℃)时分解:
CuCO3·Cu(OH)2→2CuO+CO2↑+H2O
分解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其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生成对应的铜盐。
CuCO3·Cu(OH)2+4H+==2Cu2+CO2↑3H2O
此外,孔雀石还能溶于氰化物、铵盐等,生成能溶于水的络离子。
孔雀石的可浮性
经过预先硫化以后,可以采用浮选硫化矿的捕收剂(例如黄药)进行浮选;不进行预先硫化,也可以用不低于5-6个碳的黄药在高用量下浮选。孔雀石也可以被脂肪酸(如油酸、棕榈酸)及其皂类捕收。但是,用这类捕收剂时,矿石中的碳酸盐脉石(如方解石、白云石)具有与铜矿物相近的可浮性,因而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较差。所以,这类捕收剂只适用于含硅酸盐脉石的氧化铜矿。孔雀石还可以用长碳链的伯胺浮选,此时亦需要用硫化钠活化。近年的研究和生产实际表明,用有机胺和无机铰均可有效活化孔雀石矿物,实现其高效浮选。
以上内容就是孔雀石及孔雀石的可浮性,更多孔雀石选矿工艺流程或孔雀石选矿技术与孔雀石选矿设备请咨询昆明矿山机械:13529439066